以德報怨,何以報德──台大俠義文學心得(三)
這次上課,主要講得是武俠小說的老梗,就是舊有武俠小說的鋪陳方式,而許許多多武俠小說裡面,都是由「仇恨」而來,不管是師門之仇、父母之仇等,而中國人對報仇的概念很深,有仇必報,這裡引用孔子所說:「以德報怨,何以報德?」所以孔子是不主張以德報怨的。內容一樣依照我的記憶,零碎拼成,歡迎轉載。
老師這次開頭說到,俠客的武器,通常是劍,很少有拿刀的,武俠小說的主角常常都是拿劍,例外的如《天觀雙俠》、《神偷天下》,主角是拿飛索,或是靠毒行走江湖,這是比較例外的,老師說這在之後會提到,只是先簡單帶過。
另外有一個很不錯的心靈概念(應該是這樣說),老師覺得,人與人會碰面、相處,都是由於條件的產生,今天你跟她見面,就是由於條件的產生,於是就緣起了,相對如果你們今天要道別了,條件消失,便是緣滅,這雖然跟武俠小說沒有太大關係,但實際上其實有很大的寫作發揮空間,最近看完黃易的《覆雨翻雲》,很深深的體會這話的意思,在此就只是讓各位想想,能用則用,不能用便跳過去吧!
武俠小說的敘事模式中的核心場面,基本上分十五種:
仇殺
流亡
拜師
練武
復出
豔遇
遇挫
再次拜師
情變
受傷
療傷
得寶
清掃幫兇
大功告成
歸隱
俠的行為模式有三,基本上用
平不平、報恩仇、立功名來貫串
基本上,多數武俠小說,擺脫不了仇殺的套式,由父母之仇、師門之仇而爭殺,或是由於名利、由於江湖權力分配而爭殺,最後以正長邪消作結局,而情節發展過程中,不時發生種種事在主角身上,尤其是男女感情上的糾葛。
這看起來千篇一律,不過其實不見得有問題,因為武俠小說是一種固定特性的文類,如愛情小說有言情,偵探小說有凶殺一樣。
武俠小說一名中,「武」字必然要通過某種體能搏鬥而呈現。「俠」字必然要通過正邪之間的衝突而呈現。所以武俠小說的名字,有一種皮與毛的關係,不可分離。
若說千篇一律的含意,指得是固定特性之下,種種具體描述和情節變化不足,流於公式化,人物形象和故事脈絡細節,每本書大同小異,全無新鮮感可言。
譬如說武俠小說中的男主角常常被寫成美少年,如「這少年面如滿月,眼似朗星,丰姿俊雅,一表非俗。」其他像長身玉立,俊秀挺拔,面如冠玉……等。
高明的作者,可以在固定特性之下,化腐朽為新穎,大大增加可讀性。
如《倚天屠龍記》中,金庸寫張翠山的用筆便見精采,他提到張翠山俊秀神朗,卻又說他瘦弱,並不是一味稱讚,殷素素說武當七俠丰姿颯爽,可是那時他只見了一個張翠山,丰姿颯爽四字,便是他眼中對張翠山的褒語。而謝遜那時說他捨不得殺掉一對璧人,「璧人」是至高評價,從他人口中說出,這跟作者直接敘述不同。
這裡提到一篇不落俗套的作品,東方雲川《雲海雙姝》中篇作品,就不細講它內容,有興趣可以去翻來看。
講仇恨,另外一篇就是金庸的《雪山飛狐》,胡一刀、苗人鳳,兩人並無仇怨,彼此惺惺相惜,友情大於仇怨。
傳統復仇文化總體取向是,肯定善對惡的正義復仇。復仇尤其是家族世仇,被視作天經地義、責無旁貸,也最能體現俠之鋼骨,但金庸先生卻在這母題中引發對復仇的思考,寫來不落俗套。
(母體事只一個重要的思想或觀念,在不同的歷史情境,不同時空地點,時常以不同的面貌重複呈現。)
友情大於仇恨,是一種起悟性的母體,在一定的意義上,完成了對傳統兩極對立思維的否定與超越。
另外有一篇《劍上光華》,寫主角將情與仇雙雙放棄,飄然出走。
再來講情境模式,金庸小說有一種模式:
1‧風清揚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,他打敗田泊光
2‧張三豐傳授張無忌太極劍,他打敗阿大
3‧楊過傳授張君寶三招,張君寶打敗了尹克西
4‧天山童姥傳授天山六陽掌給虛竹,虛竹打敗了烏老大
這類情境模式,可以從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家普羅普的《民間故事形態學》來說:「敘事功能」與情節和母題的概念不同。
他說他開始從人惡在故事中總是做什麼的角度來研究其他故事,這樣根據與外貌無關的角色行為來研究故事,這樣一種極為簡單的方法就通過深入材料的方式,而非抽象的方式產生,我將角色行為,他們的行動,稱為功能。
普羅普舉了幾個例子:
1‧國王給英雄一隻鷹,鷹把英雄帶到了另一個國家
2‧老人給舒申科一匹馬,馬把舒申科帶到了另一個國家
3‧巫師給伊凡一隻小船,小船把伊凡帶到了另一個國家
4‧公主給伊凡一個指環,指還把伊凡帶到了另一個國度
小說的人物行動中,如果有些行動能夠在整個故事中,具備某些意思,或帶領主人公進入令一個功能中,那麼這種行動就可以稱為「功能」。
再來提到的是武功排名的模式,這裡有段很有意思的句子,梁羽生曾說,俠是靈魂,武是軀殼,俠是目的,武是俠的手段,這段文字出於佟碩之所著《金庸梁羽生合論》,有意思的地方在於,佟碩之就是梁羽生呀!
老師在這認為,真正能展現武俠小說類型特徵的,是武而非俠,我們很難想像一部武俠小說的主角,是完全不會武藝,或是只會三腳貓功夫。
這裡看到金庸《鹿鼎記》中的韋小寶,他全憑口才機智、隨機應變,姑且不論金庸是否有意要顛覆武俠小說的舊傳統,但他還是不得不將武俠小說的「武功」加之於韋小寶,從救命六招、神行百變到匕首、寶衣,還是脫離不了武的概念。
武俠小說自金庸開創東邪、西毒、南帝、北丐、中神通之後,樹立江湖世界「以武排名」的不成文慣例,如古龍《多情劍客無情劍》的「百曉生兵器譜」。
武俠小說中,武功可以實寫,也可以虛構,虛構可以從文學想像、融之以哲學意境,更不妨連繫人的生命體悟。
最後提到,武俠小說中所謂的「內力」。他是一種由作者和讀者所共同建構的默契。功力的養成,固然有許多法門,但「時間」永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,多數武俠小說都明顯地以年紀為衡量功力深厚的標準,就武俠小說而言,這是默契。年紀越大,功力越深,然後多數武俠小說的男女主角,都是少年少女,如此曠日費時的鍛鍊,未免緩不濟急,如何在前輩中脫穎而出,於是一些武俠作家虛構一個便捷的法門,就是「醍醐灌頂」,將師父累積的幾十年功力轉注到徒弟身上,但此法雖然神妙,卻不能多用,不僅說服力不足,情節也無法展開,於是武俠小說逼出了一個影響層面相當廣的模式──武林秘笈。
武林秘笈具有下列幾個特性:
(1)高超性
(2)隱密性
(3)神異性
(4)靈妙性
(5)正宗性
(6)道德性
以上就是這次心得,下次會講解武俠小說的新意。
留言列表